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力

时间:2021-05-20 15:55编辑:admin来源:当前位置: 主页 > EOD模式 > 理论前沿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韩保江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乡村振兴的提出为缓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提供了战略支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拥有1.72亿城镇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7.92%。此后,我国不断推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经过四十余载的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4.38%,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6.22个百分点,同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以及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将城镇化发展的焦点从单纯聚焦城镇化率逐渐转向同步关注城镇化质量。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对于新时代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内涵

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特点,作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立足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脱贫攻坚顺利消除绝对贫困后瞄准缓解相对贫困问题的根本发力点。乡村振兴以系统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抓手,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终目标,深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结合政府作用共同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乡村振兴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是统筹城乡问题必不可少的发展战略。

“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十四五”时期要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注重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之“新”,在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于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于更加关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首先,新型城镇化不仅要不断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还要推动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并且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使得农转非居民能够在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待遇,促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同步实现,促进真正意义上市民化的实现。其次,新型城镇化强调以工业化为发展引擎,以信息化为发展动力,并以城镇化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载体,进而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最终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高质量发展。最后,新型城镇化要求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实现高效率发展。除此之外,新型城镇化还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要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重,建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城乡在更高级形态上的融合,“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同样也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我国在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又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又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二者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一于我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中,二者是双向促进而非两向对立的关系。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准则。我国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追求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城市超过农村甚至是城市消灭农村。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保障农业和工业、农村与城市同步发展,保障农村人口增收致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人口享受同等待遇,破解社会主要矛盾。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逻辑关系

乡村振兴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农业的繁荣发展为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乡村振兴是支持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第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农业劳动力需求的下降,所以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并且乡村振兴中巩固农户长效脱贫需要依靠就业帮扶保障农村家庭收入来源,这也成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地区转移并逐渐实现市民化的动力,所以乡村振兴为城镇化提供了劳动力支持。第二,农业为城镇发展提供必要生产生活资料的支持。自古以来,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乡村振兴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并通过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原材料和高质量生活资料。第三,农村的消费潜力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城乡收入差距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农村消费需求,随着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农村消费潜力逐步得到释放,消费市场不断得到扩展,刺激了城乡地区的消费增长。第四,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题。借助乡村振兴发展契机,农村地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探索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引擎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人口的适度减少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第一,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机械化种植等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根本路径。大规模城镇化的推进吸纳了大量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数量不断下降,所以农民人均占有资源不断增加。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够促进小块农田的集中,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增加有利于规模化和小型机械化的生产,有利于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有利于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业生产效率也将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经营性收入也会随之增加。第二,承载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到了41%以上的比重,其中很大部分来源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提供非农就业机会的能力逐渐增强,这就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承载空间,解决了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保障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来源。第三,倒逼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之下,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城市对于高质量农产品商品化的需求,而农业人口的不断减少又要求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产品结构,并刺激农业经营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第四,增加了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农业人口的城镇转移导致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的闲置,而这部分资源不仅可以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加集体性收入,还可以通过就地建立乡镇企业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收入,在新型城镇化和农村非农化过程中发挥重要资源作用。第五,减轻了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的支持压力。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工资性收入不断提高,其中部分资金将流回农村地区参与住房建设、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等,缓解了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压力;同时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缓解了城镇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补贴农村户籍人口的压力。第六,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国家和地方经济获得了良好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的物力和财力支持,为工业反哺农业创造了条件。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是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二者不是对立分割,而是相互融合发展。首先,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农村转移人口提供支持,而同时城市的服务业和现代工业发展也吸引着农民和外来人口真正融入城市,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我国城乡之间实际上是存在着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其次,新型城镇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逐步实现提供了条件,城市群和都市圈的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城市集聚,同时辐射效应又为周边农村发展提供了人才、资金等支持,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而乡村也为城市输送了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城乡互补协调发展逐步推进。最后,新型城镇化强调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在维护乡村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打造生态宜居的智慧城市,与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相得益彰。

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

紧抓现代化农业发展契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一是要紧抓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合理配置农村剩余资源,有效整合农村闲置土地,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二是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依托智慧农业建设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改变农业现代化步伐落后于工业现代化的局面。三是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首要保障,要动态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为城乡发展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四是产业振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激活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消费市场,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康养服务等,打通城乡产业流通体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推动国内大循环发展,在农村适宜地区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保障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

我国面临着农村人口单向流出现象较为严重、要素的城乡自由流动存在壁垒、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的问题,不仅阻碍了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也迫使城市因承载力扩容缓慢导致交通拥堵、资源短缺和贫困等“城市病”的出现。所以,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在通过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的同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城乡流动搭建平台,要培育和鼓励农村人才支持乡村建设,要在通过保护农民自留地、宅基地权益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吸引工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流入农村,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二是要积极探索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鼓励农村闲置土地依法有偿转让,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提供低成本的土地资源要素支持,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土地增值收益低的问题,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三是要探索就地非农化方式,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就业转移,利用低成本土地要素吸引产业投资,在农村建立中小规模企业,带动农民就业,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和财富积累,进而增加政府税收。

实现城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深入贯彻城乡共享发展理念

一是要从顶层设计上对乡村振兴与城镇化进行统一规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均等化发展,加强城镇化对乡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借助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不断完善乡村道路、水电、气热、5G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教育、医疗、就业、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改善农业农村生产发展条件,实现城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二是要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保障其在城就业的收益,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在享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待遇方面的平等,有效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三是要注重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城乡生态安全,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依托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机遇,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全面提升城乡生活品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在新发展阶段接续推进县域现代化

下一篇: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乡村建设的战略机遇

本月点击排行

本月精选